壽豐鄉代會第二十一屆第一次定期大會開議,鄉代會主席鄭美香在定期會開議時,肯定鄉公所包含曾淑懿鄉長、各課室同仁努力為鄉政付出,也期望鄉公所注重代表們的建議優先執行,期許代表會同仁秉持理性問政,在總質詢時能對事不對人,共同推行鄉政建設謀求鄉親最大的福址。
鄉長曾淑懿在施政報告中感謝鄉代會主席鄭美香、副主席周欽南、鄉民代表們積極問政、奔波全鄉十五個村里與部落,爭取鄉民福祉夙夜匪懈辛勤奔走,專業與理性問政持續給公所團隊策勵指導與督勉。
曾淑懿強調,壽豐鄉是全台灣平地面積最大鄉鎮,從太平洋到花東縱谷轄管行政區域面積幅員廣闊,各項基礎建設攸關鄉民福祉及便利,因為壽豐鄉財源拮据,相關建設多賴上級補助,鄉公所在規畫爭取建設經費時,均要求同仁應廣納民意、尊重社區、部落建言,落實執行。
曾淑懿表示,她一直以壽豐鄉服務生期許,除了全鄉十五村行動服務列車啟動,建立緊密聯繫機制;同時也希望強化壽豐鄉農業、觀光、地方創生發展與連結;連結中央與地方資源策畫爭取辦理國際活動,希望導引遊客到村里、部落;淑懿更重視原住民部落文化健康站設置以及社區、部落基礎設施改善工程;希望帶動跨域整合,讓壽豐成為縱谷亮點,幸福的家鄉。
曾淑懿表示,她帶領鄉公所團隊在體制內翻轉,提供更優質與有效率的服務,除了強化行政革新,提升行政效率;更要求團隊嚴格監督公共工程,確保工程安全與品質;近期也將展開花園城市規劃,建置各村打卡、婚紗景點,在經費有限情況下,善加利用渾然天成的壽豐天然資源,用心營造閃耀幸福城鄉。
曾淑懿強調,接任鄉長工作以來,她以行動力接地氣,積極服務心,帶領鄉公所團隊下鄉服務,讓大家了解鄉公所施政,在兼顧地方文化與產業需求上,希望帶動觀光與農業提升的兩大面向,在「農業提升」、「產業深耕」、「族群發展」,「觀光促進」、「均衡建設」,等五大施政目標上,爭取中央與縣政府資源,齊心協力建設壽豐共創雙贏,更要求建設課落實「路平、燈亮、水溝通」等民生基本需求,除展開全鄉十五村道路使用檢測,也將持續改善鄉內十五村道路工程;並積極向中央各部會爭取經費,挹注資源建設壽費;新年度開始,壽豐鄉公所將會推動路燈認養,希望能夠獲得縣內觀光產業與企業界配合。
曾淑懿表示,她以行動力服務全鄉,接任鄉長職務就是服務的開始,身體是鄉親的,鄉親的小事,就是鄉公所的大事;鄉公所也將針對各村公有畸零地與閒置空地加以調查妥善運用,未來在各村庄融入創意巧思,發展村莊市集,讓農村婦女有機會跟大家接觸,透過各村莊市集的農產品與手作特色,將人潮引進來,遊客帶進來。
曾淑懿提到,壽豐鄉人口嚴重老化,造成壽豐鄉整體發展瓶頸,淑懿認為應適度檢討,在人力有限、經費拮据的限制下,落實對老人的照護與幼兒福利的提升,才能讓受薪階層的中壯年,能無後之憂投入工作,鄉公所自有財源少,在維護鄉內基礎建設與公共環境永續下,不僅要讓壽豐鄉繼續成為銀髮族、熟齡族最適合居住的山海城鄉,也希望是兒童成長的快樂家園;在少子化的衝擊下,鄉公所團隊也積極思考希望與民間社團攜手共創在地老化、安全幸福、老幼共學的目標;除將增設親子、老幼共學空間,也希望能爭取經費挹注,將社區老人與小孩互動學習與關懷的感動,留在共學空間的每一天。
曾淑懿強調,愈在地、愈國際,要讓世界看到壽豐鄉,只有更愛自己、更了解自己,才能把展現壽豐鄉多元文化與特色,因此將在東海岸推出日出節活動,結合沙雕、疊石、漂流木、原住民豐年祭、日出市集等,開啟山海城鄉行銷新契機,並將利用獨特的觀光資源,強化觀光遊憩設施,在經費短缺的情況下,將優先連結資源闢建山林步道、利用環境優勢創造打卡景點,吸引婚紗攝影、網紅到壽豐鄉景點拍照,打造各村美景與觀光亮點,並積極與縣政府以及中央機關爭取經費,建設相關硬體設施,從在地出發,邁向全台灣。
曾淑懿表示,壽豐鄉公所大多靠中央統籌分配稅及縣統籌分配稅挹注,由於壽豐鄉屬偏鄉財源短缺,地方稅之徵收相對減少,僅能朝開源與節流的目標來努力,在開源方面,由於招商仍有其條件限制較為困難,未來冀望於拓展公共造產來增加收入例如建構鯉魚潭觀光高空纜車、東海岸假日市集、水上活動等,在節流方面,要求各課室把每分錢用在刀口上不浪費一分經費,並以主動、積極、效率以便民為依歸,主動通知,隨到隨辦,贏得民眾口碑成效逐漸提升中。
曾淑懿感謝鄉代會主席鄭美香、副主席周欽南與各位代表女士、先生不吝賜教並督策公所團隊,所會齊心攜手邁進,同心提升鄉親福祉,擴大服務廣大壽豐鄉親,在油桐花開的季節,在山海城市攜手,翻轉城鄉未來,展現壽豐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