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0403行動力接地氣 積極服務心 山海聚城鄉 幸福又安康

0403行動力接地氣 積極服務心 山海聚城鄉 幸福又安康 行動力接地氣 四月三日是曾淑懿擔任壽豐鄉長第一百天,曾淑懿特別前往東海岸水璉村舉辦行動服務列車,近百名水璉村民齊聚活動中心,暢談地方建設與興革事項,曾淑懿強調,她以行動力接地氣,積極的服務心,帶領鄉公所團隊下鄉服務,讓大家了解鄉公所施政,同時聽取大家建議,最為地方建設參考依據。 曾淑懿特別安排鄉托幼兒園小朋友為長輩們奉茶,讓水璉社區的長輩們都很開心,活動搭配多項政令宣導、花蓮縣政府中區辦公室主任賴錦昌也肯定曾淑懿帶領的鄉公所團隊積極下鄉服務,包括農會總幹事黃啟祥、壽豐鄉代龔志冠、水璉村長蔡素月、門諾醫院壽豐分院院長特助周奎學、國民黨壽豐鄉黨部主任廖玉筍也前往向水璉鄉親致意。 獲得壽豐鄉親支持已超過88.3%得票率當選壽豐鄉長的曾淑懿,以穩健施政,積極服務、隨到隨辦、行政革新,翻轉壽豐鄉公所服務效率,獲得壽豐鄉親肯定與鼓勵。 五大施政目標 曾淑懿上任後除凝聚鄉公所團隊與地方機關共識,在兼顧地方文化與產業需求,帶動觀光與農業提升的兩大面向,以積極有效行動力,深入十五個村與原住民部落,用心傾聽民意,在「農業提升」、「產業深耕」、「族群發展」,「觀光促進」、「均衡建設」,等五大施政目標上爭取中央與縣政府資源,齊心協力建設壽豐共創雙贏。 穩健施政 均衡建設 曾淑懿以穩健施政、均衡建設著手規劃十五村不同區域環境特色與內涵,並舉辦行動服務列車傾聽各村意見,除將全力建置各村特色之外,更將爭取、連結中央與縣府資源,再造城鄉新風面貌。 曾淑懿上任後,也要求建設課落實「路平、燈亮、水溝通」等民生基本需求,除展開全鄉十五村道路使用檢測,也將持續改善鄉內15村道路工程;並積極向中央各部會爭取經費,挹注資源建設壽費;新年度開始,壽豐鄉公所將會推動路燈認養,希望能夠獲得縣內觀光產業與企業界配合。 爭取資源 維護家園 至於在清潔隊方面,除安排全鄉巡迴清溝、消毒、環境維護工作之外,曾淑懿更多次下鄉關心清潔隊員,壽豐鄉是全台灣平地面積最大的鄉鎮,清潔隊服務轄區涵蓋花東縱谷與東海岸幅員遼闊,執行垃圾清運、資源回收、垃圾減量等環保事務,曾淑懿也將積極爭取上級單位的補助,將環保與環境維護最到讓鄉親肯定。 行動服務 帶進遊客 曾淑懿以行動力服務全鄉,她表示,當選鄉長就是服務的開始,身體是鄉親的,鄉親的小事,就是鄉公所的大事,曾淑懿陪同各村長與社區環保志工投入環境維護之外,民眾建立環境認同感,也將針對各村公有畸零地與閒置空地加以調查拓善運用,未來在各村庄融入創意巧思,發展村莊市集,讓農村婦女有機會跟大家接觸,透過各村莊市集的農產品與手作特色,將人潮引進來,遊客帶進來。 改善殯葬 安居壽豐 曾淑懿表示,鄉公所也將積極展開完善優質的殯葬環境,興闢植葬園區,也將研擬多元葬法,解決納骨塔地目的問題,讓先人也能安居在壽豐鄉。 深耕教育 老幼共學 重視教育的曾淑懿,以媽媽的耐心與用心積極傾聽民意,以積極行動力投入全鄉服務,為了讓更多的鄉民認識鄉立幼兒園,曾淑懿透過行動服務列車活動帶領幼兒們下鄉服務、娛樂鄉間老人;鄉立幼兒園也合客委會「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由於園所客家人數占5%,為推動在地文化教學,營造生活化的客語生活環境,使幼童自然學會客語,建立幼兒聽、說客語互動的機會,提身幼兒學習的興趣,將文化與教育深耕在生活中。 在少子化的衝擊下,曾淑懿也希望與民間社團攜手共創在地老化、安全幸福、老幼共學的目標;除將增設親子、老幼共學空間,也希望能爭取經費挹注,將社區老人與小孩互動學習與關懷的感動,留在共學空間的每一天。 愈在地、愈國際 壽豐鄉是全台灣平地面積最大鄉鎮,曾淑懿上任後除了加強與各機關連繫、結合,並將資源挹注學校、社區、社團;輔導原民工藝、婦女手工藝、發展農業觀光、呈現壽豐鄉團結、融合、欣欣向榮的活力。 曾淑懿認為,愈在地、愈國際,要讓世界看到壽豐鄉,只有更愛自己、更了解自己,才能把展現壽豐鄉多元文化與特色,因此將在東海岸推出日出節活動,結合沙雕、疊石、漂流木、原住民豐年祭、日出市集等,開啟山海城鄉行銷新契機,從在地出發,邁向全台灣。 聘任鄉鎮諮詢委員 曾淑懿強調,壽豐鄉是我們的家,上任一百天後將展開延聘鄉鎮諮詢顧問的工作,邀請地方士紳集思廣益為推展壽豐鄉政提供建言。 曾淑懿感謝壽豐鄉公所團隊與壽豐鄉各機關、社團的全力相挺與配合,一起為壽豐鄉建設來努力,近期將展開村里、部落市集的規劃,在生活與鄉間推動藝文、產業、觀光,希望帶動週邊社區、鄰里、部落,結合各村落色景點,串聯觀光廊帶,活絡休閒產業及小農市集成長,並鼓勵藝術家移民壽豐,展現多元的文化能量,豐富壽豐的文化深度,新移民與壽豐鄉親的共存、共榮,將為全新的壽豐帶來新思維與新動力。 公所團隊化被動為主動 另曾淑懿感到欣慰的是,鄉公所團隊化被動為主動,關心地方建設,提升工作執行效率,秉持服務品質態度,提升部落地區環境品質與公共設施建設,改善部落生活品質,凝聚部落向心力,並將利用獨特的觀光資源,強化觀光遊憩設施,在經費短缺的情況下,將優先連結資源闢建山林步道、利用環境優勢創造打卡景點,吸引婚紗攝影、網紅到壽豐鄉景點拍照,打造各村美景與觀光亮點,並積極與縣政府以及中央機關爭取經費,建設相關硬體設施。 照護幼兒重視長者 曾淑懿發現,少子化的衝擊,壽豐鄉人口嚴重老化,造成壽豐鄉整體發展瓶頸,應適度檢討,在人力有限、經費拮据的限制下,落實對老人的照護與幼兒福利的提升,才能讓受薪階層的中壯年,能無後之憂投入工作,鄉公所自有財源少,在維護鄉內基礎建設與公共環境永續下,不僅要讓壽豐鄉繼續成為銀髮族、熟齡族最適合居住的山海城鄉,也希望是兒童成長的快樂家園。 結合資源 便民依歸 壽豐鄉公所大多靠中央統籌分配稅及縣統籌分配稅挹注,由於壽豐鄉屬偏鄉財源短缺,地方稅之徵收相對減少,僅能朝開源與節流的目標來努力,在開源方面,由於招商仍有其條件限制較為困難,未來冀望於拓展公共造產來增加收入(例如建構鯉魚潭環湖森林小火車及觀光高空覽車等,在節流方面,要求各課室把每分錢用在刀口上不浪費一分經費,並以主動、積極、效率以便民為依歸,主動通知,隨到隨辦,贏得民眾口碑成效逐漸提升中。